[ EV知道 實驗室 ]9月8日-9月15日,滴滴出行暫停了深夜打車服務(wù)并進行了安全整頓,這對絕大多數(shù)加班到深夜或者經(jīng)常遇到趕早、晚班飛機的人來說是一個“暴擊”。盡管目前市面上仍有包括首汽約車、曹操租車等在內(nèi)的打車軟件存在,但畢竟與市場份額超90%的滴滴相比,用戶群體仍然較小,造成的影響力也不及滴滴打車。
那么在這期間,消費者是如何出行的?滴滴整改后又在哪些方面做了調(diào)整呢?消費者又有哪些新的“吐槽”呢?今天我們上街采訪了部分群眾,看看他們對滴滴整改以及現(xiàn)階段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怎么說。
滴滴出行整改了哪些方面?
1、對司機進行安全考核與培訓
在滴滴出行發(fā)布的《滴滴加強安全運營保障初步整治情況暨恢復深夜服務(wù)》的通告中宣布,9月15日起,恢復深夜出行服務(wù)并試行深夜運營規(guī)則,在試運營期間,快車及專車司機進行深夜期間(23:00-次日5:00)需滿足注冊時間超半年、安全服務(wù)超1000單等條件才能接單。
不僅如此,滴滴還將持續(xù)對全量司機進行安全審核,只有是無犯罪記錄、通過了三證驗真,即: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以及每日出車前人臉識別通過后方可接單。
在司機的安全培訓等方面滴滴出行將實施安全考試覆蓋當天所有上線的司機,考試通過率設(shè)置為99.3%,而未通過安全考試的司機則不能出車接單。另外,APP車主版上線了防止疲勞駕駛功能,當司機行駛了一定時間后必須休息至少20分鐘,而后才可繼續(xù)提供服務(wù)。
2、新增行程錄音保護功能
相比其他已有的安全功能,全程錄音是此次整頓新增加的功能之一,也是著重推出的功能。據(jù)了解,該功能自9月8日起試運營,錄音文件直接加密保存旨在保障司乘的隱私,若無行程糾紛,數(shù)據(jù)將于7天后自動刪除,如有糾紛,會適當延長。
具體來看,錄音功能的使用平臺包括了滴滴快車、禮橙專車、豪華車、出租車、代駕平臺或滴滴其他已上線了錄音功能的平臺。同時,在征得車主、乘客或代駕服務(wù)人員雙方的同意下才會開啟錄音,并通過軟件或硬件設(shè)備錄取車乘交談和其他車內(nèi)環(huán)境環(huán)境聲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錄音只在車主端完成,并且用戶無法自行下載、調(diào)取或播放錄音,除此之外,即使雙方均同意開啟錄音功能,但是若用戶使用的手機等硬件設(shè)備故障、網(wǎng)絡(luò)狀態(tài)不穩(wěn)定、APP版本過舊等因素存在,同樣會導致錄音失敗。
雖然我們知道滴滴的整改目的在于增強司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夜間出行的安全,但不可否認的是,增加行程錄音功能以及升級已有的添加緊急聯(lián)系人、一鍵報警等在內(nèi)的安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司乘在行程中,尤其是深夜行程中的安性,但是以錄音功能的規(guī)定看來說,其對乘客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在筆者看來,滴滴升級過后的部分安全功能仍存在不完備性,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任何事物從試運行到正式運行再到成熟運行都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是錄音若不對乘客公開,那么,當其真的遇到人身安全的威脅后,在不公平的條件下,如何能夠拿出有效的證據(jù)證明自己的無辜?我想,這應(yīng)該是滴滴出行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整頓后的滴滴使用感受如何?
我們都知道,滴滴在經(jīng)歷了內(nèi)部的整頓后確實規(guī)范了很多,這包括對司機上崗前、接單前進行安全考核和進行三真認證,并基于此 “刷掉”一批安全考核不及格的司機,但是,也因此造成了滴滴打車難問題愈發(fā)嚴重。
以筆者自身經(jīng)歷來講,9月15日晚,也是滴滴重新開放深夜出行服務(wù)的第一天,筆者出差回京,抵達時已經(jīng)是夜間22:30,本想著滴滴重新開放深夜租車第一天等待時間一定很長,于是跑去趕地鐵的末班車,當要換乘另一條地鐵線時,卻吃了“閉門羹”。
這也意味著筆者只得出地鐵站打車回家,而此時已過夜間23點,路上來往行人及車輛雖相比白天的絡(luò)繹不絕顯得冷清很多,但站在路口打車的人依舊不少。筆者打開滴滴叫了一輛出租車但是需要等待25分鐘排隊等待,穿著單薄的筆者站在略有寒意的冷風中默默等待,并執(zhí)著的攔截馬路上的出租車。
在此期間,看到馬路的另一側(cè)同樣站著很多攔出租車的乘客,這一幕瞬間讓筆者穿越到了幾年前還沒有網(wǎng)約車的年代。十幾分鐘后,筆者攔到了一輛空的出租車,立即取消滴滴訂單并且興沖沖的跑到車旁,結(jié)果卻遭到司機以交車不順路為由拒載,無奈之下,只能重新通過滴滴叫車和排隊。
除此之外,筆者前兩天在刷朋友圈時,看到朋友對該問題的吐槽,其與同事一起在三里屯附近吃飯,飯后,其通過滴滴打車平臺叫車回家,但是此時的訂單累積很多需要排隊1小時以上,待到火鍋湯底凝固了也沒有排到他們。
事后,朋友向筆者吐槽稱:最后還是叫了首汽約車。在這個期間每次出行都是很頭疼的事情,雖然滴滴相對于其他打車軟件便宜很多,但是排隊的人太多,叫不來車,沒有辦法只能多花點錢叫別的平臺的車。
面對市場巨大的占有率,加之合格的司機和車輛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乘客開始吐槽滴滴的打車難問題愈發(fā)嚴重,以及部分“雞肋”的安全功能,對于消費者的真實感受,筆者上街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編輯總結(jié):
雖然我們知道滴滴的整改目的在于增強司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夜間出行的安全,但不可否認的是,增加行程錄音功能以及升級已有的部分安全功能,但是其仍然存著著部分不公平性,這也是滴滴急需解決的。另外,乘客自身也應(yīng)提高安全意識,畢竟打車平臺主要以營利為目的,不能完全的依賴,只有自身在小細節(jié)上注意以及安全意識的提高,才是增強安全出行的根本。
雖然我們知道滴滴的整改目的在于增強司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夜間出行的安全,但不可否認的是,增加行程錄音功能以及升級已有的部分安全功能,但是其仍然存著著部分不公平性,這也是滴滴急需解決的。另外,乘客自身也應(yīng)提高安全意識,畢竟平臺主要以營利為目的,不能完全的依賴,只有自身在小細節(jié)上注意以及安全意識的提高,才是增強安全出行的根本。
發(fā)表我的評論
網(wǎng)友熱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