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蕉97,不要操逼了无码视频,成人性爱视频免费电影,伪娘自慰久久

EV知道  >  行業(yè)  >  正文

對話地平線CEO余凱:要做機器人時代的Intel

2018 年 04 月 28 日 11 : 00 原創(chuàng) 編輯:白雪 來源:EV知道
分享: 微信 微博

[ EV知道 行業(yè) ]在剛剛的2018北京國際車展上,地平線在國內面向公眾展出新一代面向自動駕駛的征程處理器,以及它的計算平臺,接下來很榮幸與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在產品上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

地平線芯片

我們思考自動駕駛,無論在上層軟件怎么做,但一定要有中國芯。地平線是最早意識到不僅要做軟件,而且要做芯片,要做處理器。這次是我們最新的成果,去年發(fā)布了征程1.0,面向ADAS,今年發(fā)布的是征程2.0的處理器,是面向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

這樣一個處理器,如做復雜的視覺計算,可以實時去處理4路視頻,包括做檢測分割。我們在展臺上展示的是奧迪車,是環(huán)視系統(tǒng),大家可以互動式去體驗,即在這樣一個場景里,非常復雜的人群,能夠做實時計算,而且不需要水冷系統(tǒng)。地平線做得性能更高,功耗效率做得更好,所以我們不需要水冷系統(tǒng)。在場外,也邀請各位朋友去實車體驗,有四塊處理器,所構成整個計算系統(tǒng),這個計算系統(tǒng)同時實時計算13路高清視頻,做非常精確的行人、車道、車輛、道路、道路邊界以及樹木、建筑等,可解析的目標類型多達20類。

記者:今天展示Matrix平臺上面應用的芯片是不是FPGA芯片+BPU的算法?可以這樣理解嗎?

余凱:對,這一代Matrix1.0,目前給大家展示的是基于英特爾FPGA/BPU,但是我們今年8、9月份,就會流片自己的征程芯片,這是樣片,樣片已經給大家看到了,在真實場景里真實的表現(xiàn),它的功耗已經做得非常低,是我們BPU架構使得人工智能的計算更高效。

記者:我之前看到Matrix平臺可以進行Google識別,不知道Google識別是FPGA達到的能力,還是地平線的BPU的算法?

余凱:BPU處理器架構以及算法。

記者:地平線采用的是軟硬一體化方案,以后主機廠用了我們芯片以后,他們自己還需要算法團隊嗎?

余凱:我們會打造交鑰匙的軟件、硬件,包括上面的算法都會提供。但是我們是一個開放式平臺,它有自己的算法團隊,在我們工具鏈和開發(fā)平臺上也可以去開發(fā)他自己的算法。

 

記者:征程1.0通過臺積電流片,現(xiàn)在整個車輛可能跟合作廠商進行協(xié)同開發(fā)的模式是什么樣的?

余凱:目前這次展示的是跟奧迪合作開發(fā),面向中國路況的4級自動駕駛。目前,我們有很多合作伙伴,國內有很多合作伙伴,我們跟長安在合作;我們跟國外一個大客戶,跟他們在合作,在國外部署上百輛自動駕駛的汽車。

記者:之前看到你們已經在做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現(xiàn)在有沒有具體場景或合作項目?

余凱:因為地平線是做處理器平臺的,并不是做自動駕駛汽車的,所以我們是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合作,他們自動駕駛汽車里面用我們的處理器平臺。

記者:處于數據收集階段還是預研項目還是實際商業(yè)應用?

余凱:三種都有,1.與合作伙伴,通過我們處理器平臺,同時大量收集數據。2.合作伙伴用我們的處理器平臺去開發(fā)Demo車。3.我們合作伙伴用我們的處理器去做運營測試,試運營。我認為試運營這個定義并不是十輛、二十輛,一定是上百輛的車在路上跑,這才叫試運營,要不然就是Demo。目前這三種模式今年都有。

記者:局限于特定場景,還是大規(guī)模普通路況?

余凱:基本上是大規(guī)模的普通路況。

記者:你們在特定場景下有沒有重點,還是不去限定使用?

余凱:去年我們在上海創(chuàng)新港汽車城發(fā)布了第一代全自動自主泊車,今年會做第二代,那是我們比較親力親為去做特定場景下面的事情。

記者:今年榮威發(fā)布ERX5,支持自主泊車,最后一公里自己找車位泊車進去,這個技術你們現(xiàn)在做了嗎?

余凱:我們在做。目前我們跟上海創(chuàng)新港汽車城合作。

記者:車位方面信息呢?

余凱:廠端開發(fā)的話,是同濟大學的交通學院。

記者:攝像頭還是采用合作方式,把你們的芯片放進去?

余凱:對,這是我們平臺商業(yè)模式。比如做車載自動駕駛處理器,對誰都不容易,所以不存在你做安防做得很好,做車就容易,其實對誰都不容易。對于做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這是全球的挑戰(zhàn),對美國廠家也不容易,對誰都不容易。

記者:首先恭喜地平線,恭喜余博士,又有新的進展。我們是做智慧城市的,余博士心目中人工智能下的未來城市會是什么樣子?

余凱:我覺得未來城市里讓我最興奮是兩點:1.有很多實時的視頻處理,讓車流、人流都得到數據化,整個管理能夠更加高效。2.交通運輸能夠在自動駕駛場景下更加高效,擁堵更少。這兩點是讓我最興奮的,但是這兩點其實也有關系,如考慮自動駕駛的話,自動駕駛處理器是車端實時計算,通過復雜的十字路口時,實際上是需要廠端指揮跟調配的,就像現(xiàn)在的機場需要塔臺一樣。比如十字路口或先行權,誰先走?實際上需要也一個智慧城市的系統(tǒng)來指揮。如,全自動自主泊車,這里當然有自動駕駛的部分,另一方面把這個車位分配給誰,這里面要有一個廠端的指揮調配。地平線現(xiàn)在做的一個是面向智慧城市的安防監(jiān)控處理器,一個是面向自動駕駛的處理器,但這兩個處理器在未來智慧城市里會形成人工智能的兩個支點,一個是在車端,一個是在廠端,把車流、人流全部都有機、高效組織在一起,這是我所構想的,也是為什么覺得地平線做的人工智能處理器其實是未來的智慧城市、智慧生活非常重要的東西。

算法負責人黃暢博士

黃暢:地平線第一代于去年年底完成的處理器,用于后裝ADAS系統(tǒng),稱之為征程1.0。在這個板上有很多小器件,其中包括斜放著的是處理器,旁邊是一些其他的輔助存儲相關東西。這么一個小的板子可以很容易集成到現(xiàn)有智能后視鏡或各種各樣的汽車后裝市場里,可以去完成非常豐富的感知,尤其是基于物體感知的任務,如做檢測、跟蹤、屬性抽取,還有一些識別類型的任務,可以滿足許多后裝的L0或L1、L2級別ADAS系統(tǒng)的需求。

這里的實時Demo,奧迪車上面有4個攝像頭,在車里放著一塊Matrix1.0處理板,就是部署上我們BPU架構的處理器,這個處理器能夠實時處理128×720差不多100萬象素的畫面,非常細致地對每個象素進行標注,在這個場景里,我們只標注出人和非人的背景,如果大家看我們的Demo,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實車上看,可以對場景中20多類物體進行實時處理分割,告訴你哪個象素是天空還是地面,還是建筑,還是樹木,是人還是車,是一個非常豐富語義的表達,而這些表達與通常所說的感知結構化的結果,對于自動駕駛的預測、決策、規(guī)劃控制都是事關重要的一些信息。

這塊板子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一整塊板子,內部叫做Matrix平臺,在這個風扇下面是英特爾A10-660FPGA,這塊FPGA規(guī)模并不是很大,坦率來說只是一個終端級別的FPGA,只用終端級別的FPGA,就可以同時處理4路的視頻。我們在場外的是車上,一共有四塊這樣的Matrix板子,處理13個攝像頭的輸入結果,對它進行各種各樣的分割、檢測、對車子朝向進行三維的姿態(tài)分析。目前到了可以產品化生產的狀態(tài)。

與此同時我們正在緊鑼密鼓,而且已經進入尾聲的第二代征程處理器,就是去流片的一顆SOC芯片也已經接近完成,正常應該會在年底最終拿出來。那樣一顆芯片相對于這個FPGA板來說,成本和功耗都有大幅度下降,而性能卻有顯著提升。

現(xiàn)在這個板子已經獲得了很多人的青睞,包括我們走訪很多客戶,尤其是看到實車演示時大家都很驚訝,因為之前大家只能想象在一個很大的200、300W的GPU上看到那樣的結果,看到這樣一個中等規(guī)模FPGA上已經能夠實現(xiàn)這樣效果。

本文內容為EV知道( m.gqmn.com.cn)編輯或翻譯,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

發(fā)表我的評論

共0條評論  |  共0位用戶參與
0 / 5000 字
發(fā) 布

相關文章

REVIEW

0